折叠屏:手机市场的强心剂还是长生果?

2019年的MWC是非凡的,用NBA的概念来说,这是一个“选秀大年”。今年的高顺位新秀分别有 “5G”、“消费类IoT”、“折叠屏”等,这几名新秀或将改变未来几年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方向。其中就智能手机行业来说,“折叠屏”之于手机或许相当于库里之于篮球,库里用三分重新定义了篮球,“折叠屏”则用立体化重新定义了手机。

显而易见,智能手机行业2018年的“全面屏”已经远去,随之而来的是“折叠屏”的大火。“折叠屏”的大火绝非偶然性事件,而是智能手机发展到瓶颈期的一个必然性事件。

内因外势推动下的“折叠屏”持续升温

“折叠屏”不是今年才有的事,早在2015年中兴Axon折叠屏手机就已出现,只不过它是两块独立的LCD屏连接在一起的,并不是一块完整的屏幕。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可以借此窥探出折叠屏手机本身所存在的价值。

智能手机发展至今已十年有余,到现在不论是全面屏还是无线充电都难以引爆用户热情,原因无他——用户对智能手机的审美疲态尽显。折叠屏手机的出现可以说将智能手机从二维世界引向至三维世界,实现了智能手机的升维。正如《星际穿越》中所表现的,人们总是向往着未知的高维,它总是充满着神秘感、新鲜感。

大众尤其是青年群体对这样的充满着科幻感,酷气时尚气十足的折叠屏手机,总是有着深深的迷恋。其次,建立在成熟的AR/VR技术之上,一些AR/VR等立体画面与三维空间设计的游戏与应用迫切的需要适配它的载体,折叠屏手机无疑成为其最佳人选。再次,“全面屏”时代留下来的遗憾——无处安放的前置摄像头,可以通过折叠得到有效地解决。

最后,折叠屏手机最大的优势莫过于实现了“大屏+便携”的双结合。大屏是大众的审美趋势,能听语音绝不看文字,能看视频绝不听语音,能用大屏观看绝不用小屏劳累眼睛。这俨然就是一个ipad+手机的组合,正如“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受到世人的追捧一般。

“折叠屏”的大火远不仅仅就其自身的优势,毕竟2015年就已出现的中兴Axon时至今日亦是籍籍无名,更大原因可能还是智能手机行业已经触摸到了它的天花板。有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呈大幅度下滑趋势,诸如印度、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增长也无法抵消整体市场的衰退。故从智能手机大行业来说,传统形态智能手机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赫然业已触摸至行业天花板,智能手机迫切需要开发新品类,以此挖掘细分市场,开拓新蓝海。

从智能手机两大系统的竞争角度来说,苹果是直板触屏手机的先行者,收割了智能手机行业绝大部分利润,并且在智能手机一开始就树立了品牌形象,抬高了它的品牌溢价。而且苹果当前通过iOS已经让多边产业链群体基本形成了稳固运行、共存共荣的生态圈利益共同体,目前这个生态圈业已十分成熟。

Android系统旗下厂商在苹果生态优势难以破除的情况下,将战事推向下一个半场,抢先布局专利技术,构建行业壁垒,抢占折叠屏手机市场或将成为唯一出路。我们来看,不论是三星的Galaxy Fold,还是华为的Mate X,亦或是小米、OPPO的折叠屏手机,都是Android系统。尽管他们相互之间打的热火朝天,但苹果始终是一个“超”的存在。

此外,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5G正在迎面走来,5G热势必会拉动终端升级。“折叠屏”在与5G的适配性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宛若一对天仙配。在今年的MWC大擂台上,除了各大手机设备商大秀“折叠屏”,还有各大5G运营商玩家们在这里展现最先进的技术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展现自己对5G的探索、尝试、应用和分析。

尽管目前5G最为成熟的技术只有MBB,虽不能以这样的技术成熟度来全面催生面向产业互联网和行业数字化的产业,但是实现其以手机为终端面向个人客户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还是绰绰有余的。在这一层面上,5G与折叠屏可谓一对同舟共济的“好兄弟”。

综上所述,智能手机行业、Android系统生态圈、5G运营商共同力推的“折叠屏”是没有不火的道理的。

违背奥卡姆剃刀的“返祖”,“折叠屏”恐成“技术期货”

然而,火归火,问题归问题。上文的“折叠屏”大火或许只是假象,因为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折叠屏”完美无缺毫无瑕疵的情况下的。事实上,现在的“折叠屏”并没有MWC上各大厂商所描述的那么好。“折叠屏”一定程度上是手机厂商在行业发展大势下,不得不推出来的“技术期货”。

在不知不觉间,智能手机行业的发展的要求与“折叠屏”技术落后的矛盾愈加凸显。上文已说明了“折叠屏”从各方面来说都是手机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的大势,但是笔者认为“未来发展方向”不代表现在已具备“折叠屏”规模化投放市场的条件,总体看来它还处于模型、样品阶段,甚至只是一个“技术期货”,不具备交付市场的条件。

折叠屏手机的硬件技术不成熟是其硬伤,企业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克服的。三星、华为这样的大型厂商敢推出折叠屏手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折叠屏的产品成熟度已经比较完善。但是细细探讨其具体参数,折叠屏手机的使用感未必比得上现有的智能手机。

这就是折叠屏手机的症结所在——外表看似华丽,里子实则粗糙。

其一,柔性屏良率低。从传统手机到先现如今折叠屏手机的发展过程中,零配件成本大幅增高,原因在于屏良率没能提高。更可况,柔性AMOLED良品率还低于刚性,此前LG面板就爆出在华为Mate系列上出现绿屏问题。按照现阶段国内的技术水平,柔性AMOLED良率或在一半以下,可折叠屏良率或在20%上下。此外,“折叠屏”为实现柔性效果,将过去玻璃质材料的盖板更换成CPI盖板,即一种树脂材料,非常脆弱易磨损,这就会导致手机显示屏比过去更加容易划伤。

其二,铰链技术欠完善。2018年10月,国产柔性电子技术厂商柔宇抢先发布柔性屏产品FlexPai,这款设备在展开时拥有一块7.8英寸的大屏,但是折叠后无法完全贴合,户型的铰链影响便携性。此外,类似过去翻盖手机“修理排线”的情况可能会在折叠屏手机上再现,弯折区域的信赖性是一个难点。

这两点的还会直接导致“屏弯机难弯”的现象出现,因为需要“弯”的不仅只有屏幕,还需要柔性电路板、柔性芯片、柔性电池等。所以,这些配套材料和技术目前也需要进一步改进。

此外,还有其他欠缺会影响用户的体验和市场接受程度。奥卡姆剃刀定律要求简单有效,而现阶段的折叠屏手机在智能手机行业追求了十年的续航、厚度、散热等问题上“一朝回到解放前”,这不仅与奥卡姆剃刀定律相悖,而且是在挑战用户的接受度。

折叠屏手机在屏幕变大后导致的续航能力差的问题凸显,与最近VIVO发布的IQOO大电池容量相比相形见绌。由于铰链技术欠完善,不同的折叠方式和折叠屏中间的缝隙问题,都会对厚度有一定的影响。据近期三星和华为的发布会数据显示,三星Galaxy Fold折叠厚度为17mm、华为11mm,大大的高于现在的直板智能手机厚度。还有手机的散热问题,这个问题伴随了三星华为小米等公司多年,在近年刚解决不久,再次出现恐怕是要令用户大失所望。

这就要求了折叠屏手机需要控制手机厚度,需要更多优质的材料供应商,但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对国产机而言,目前盖板材料主要由住友、SK海力士等国外厂商垄断,盖板材料来源又成问题。

总而言之,折叠屏手机的硬件技术问题多多,远远达不到投放市场的程度。例如前段时间苏宁推出的“折坏险”,除了想要提高折叠屏手机的销量外,恐怕还有对“折叠屏”技术深深的担忧。要知道的是,这与直板智能手机兴起之时的市场环境完全不同。直板智能手机的是在功能机(现称“老人机”)时代中诞生的,硬件技术再差的智能手机也能用其大屏、触屏、高像素等显著的优越性以摧枯拉朽之势侵占功能机市场。

折叠屏手机除了硬件技术阻碍还有下游软件适配的问题。可折叠屏手机开辟了新的人机交互方式,即上文所说实现了从二维到三维的飞跃,改变了传统智能手机的玩法。在此情况下开发者和设计师需要为此做专门的适配,何时能够建立起软件生态是一个问题甚至会陷入“没有配套设置——消费者不愿购买——开发商不愿再建配套设置”的一个“恶性循环”。

2019年的折叠屏手机,它只是少数人装点门面玩物。下面列出一组数据,三星Galaxy Fold计划四月份上市,售价1980美元起,折合人命币约13288元;华为Mate X计划年中上市,售价2299欧元起,折合人民币约17498元;2018年10月柔派折叠屏手机,售价8999元起,迄今暂未大规模上市。

数据表明,最为便宜的折叠手机也需要近9000元,贵的则需要将近20000元,这对于普通大众消费者来说几乎不在考虑之列。就笔者来说,笔者购买手机的接受价格不超过4000元,因为4000元就能够购买一款性能足够好的国产直板智能手机。

目前,折叠屏手机厂商囿于产品的成本限制,不可能降价。而且,除了最为便宜的柔派折叠屏手机已经发售,其他厂商的产品还处于预售阶段或样品阶段。

OPPO副总裁沈义人这位内行人都在微博上表示:目前阶段来看,折叠屏手机除了屏幕变大,并没有给用户体验带来很大提升。没有优势,众多手机厂商却趋之若鹜地研发、宣传“折叠屏”,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折叠屏”只不过是手机厂商在手机市场渐行疲软的状态下的一场“秀肌肉大赛”,为之打上的一针强心剂,成为在5G时代青黄不接之时的一根“续命稻草”。

“折叠屏”路在何方?

既然“折叠屏”现阶段问题多不胜数,那么是不是“折叠屏”已无路可走呢?

从主观意愿上来说。胡适先生曾说过“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19世纪末以《海底两万里》等小说闻名世界的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曾经创作的科幻小说截止今日大部分都已实现的事件表明人类大胆的猜想,出现在科幻电影、小说中的“折叠屏”,甚至是全息投影的手机屏都将是手机行业的发展大势。

从客观逻辑分析上来说。波特五力模型表明有五种力量综合起来会影响着产业的吸引力以及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策略,分别是同行业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折叠屏”在替代品的替代能力方面显示出强大的优越性,现在需要折叠屏做的就是降低生产成本以求价格的降低和提高产品质量。对此,手机厂商不可急于求成,顺气自然或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急于求成不可取,脚踏实地寻求奇点的质变突破

奇点大学的创始人库兹韦尔曾经说过:“奇点是指在一项技术在成熟之前,都在缓慢潜伏发展,一旦技术水平,市场环境成熟,发展速度将变成一条指数级增长上扬的曲线,而这个转折就是奇点时刻。”

目前,“折叠屏”才刚刚起步,现在就处于奇点曲线中技术未成熟的缓慢潜伏发展期,碰到技术问题在所难免。比如柔性屏硬度问题,以华科创智为代表的公司再整研发使CPI盖板硬度增强的而技术,华科创智的CPI盖板硬度业已达到5个H,而当达到7个H时,即可解决显示屏易划伤的问题。

从5到7,笔者以为这可能是一个月的时间,可能是半年的时间,也有可能是一年的时间。一旦实现了7的突破,就意味着“折叠屏”硬度问题的完美解决,规模化面向市场的可能性将大大提高。此外,无论是三星还是华为,在弯折区域均采用抗弯折性更好的纳米银线触控技术取代过去金属网格触控技术,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弯折区域的信赖性。

*把握群体心理,“折叠屏”规模市场不是梦

乔布斯说:消费者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实际上,“折叠屏”的产生是基于精准的产品用户分析上的,并不是闭门造车之作。

当拥有了一个成熟的折叠屏手机后,“真香定律”必定大放光彩。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中提到“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而当一个群体存在时,他就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

在手机一产品上,消费者的需求是更好的视觉体验,即大画面、高画质。在手机业已基本实现全面屏,手机屏占比超过90%的今天,要想进一步提升视觉体验,折叠屏是唯一解决方案。这其实就是大众所求,没有人会拒绝一个更好的体验感受。

“折叠屏”规模化之后配套的软件设置无需手机厂商多做合作,应用生态的改善很简单。从技术上来说,适配两块两块屏幕其实和适配旋转是一个道理,都需要先改进系统的宽和高,即使过程有些许繁琐不会比现在的“刘海屏”麻烦。应用软件生态的“恶心循环”随时都可能转变为“良性循环”,而且越滚越大。

对于近来火热的“折叠屏”笔者以为还是应以辩证的看待,“折叠屏”虽不免有为厂商的“秀肌肉”之嫌,亦是为将来的5G时代厉兵秣马。

【来源:蓝鲸TMT网    作者:刘志刚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newsinsight.qlbbs.com/ty/20.html